马来西亚的加密货币投资骗局正在增加,当局警告称,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和老年人成为诈骗目标。
Bukit Aman 商业犯罪调查部主任 Datuk Seri Ramli Mohamed Yoosuf 在 3 月 17 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老年投资者,尤其是 60 岁以上的投资者,应该格外小心,避免急于进行加密货币投资。
拉姆利重点介绍了最近发生的一起案件,一名 74 岁的老人遭遇骗局后损失了数千万令吉。
他解释说,一些受害者认为购买多枚加密货币(每枚价值数十万林吉特)将保证获得巨额利润,但实际上“没有进行任何投资,这纯粹是一个骗局。”
除了加密货币欺诈,电话诈骗也是另一个主要问题。加密货币诈骗者经常冒充值得信赖的机构,无论是金融监管机构、银行,还是执法机构,以诱骗受害者交出他们的钱。
拉姆利警告当地人警惕冒充当局的欺诈电话,并强调警察局、税务局和中央银行等合法机构不会通过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转的多步骤电话来运作。
他说:“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个电话从快递公司开始,然后接通到警察局、银行和审计部门——所有这些都是在一次通话中完成的。”
拉姆利将这种激增归因于技术的快速进步,这使得欺诈手段更加复杂。
诈骗者越来越多地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和深度伪造技术,通过冒充当局或合法项目,使他们的计划更具说服力。专家警告称,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马来西亚当局还利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打击金融犯罪,利用这些工具加强欺诈检测并更有效地追踪非法交易。
“作为守法公民,不要害怕,不要陷入这些骗局,否则你可能会损失数百万美元,”拉姆利说,并补充说,许多诈骗行为都是在雪兰莪州、吉隆坡和槟城等人口稠密地区的豪华公寓里进行的。
尽管威胁日益严重,但当局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JSJK 去年逮捕了 23,000 名与诈骗集团有关的人员 —— 拉姆利将这一数字描述为“重大成就”。
除了投资欺诈,马来西亚还面临着非法比特币挖矿活动增多的困扰。据 crypto.news 此前报道,当局发现了矿工非法窃取电力的案例,导致该国电网损失数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