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此处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属于作者,不代表 crypto.news 编辑的观点和意见。
2014 年 Mt. Gox 倒闭,85 万比特币 (BTC) 不翼而飞,这本应是加密货币“永不复返”的时刻。该行业建立在金融主权的承诺之上,然而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停留在原点。
Bybit 最近的黑客攻击导致数亿美元(可能高达 15 亿美元)的用户资金损失,成为迄今为止最大的加密货币安全漏洞之一。虽然该交易所仍在继续运营,但这次攻击暴露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加密货币最薄弱的环节是中心化交易所。该行业没有消除单点故障,而是不断重建它们,创建了不透明、中心化且脆弱的系统,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加密货币本意是将用户从传统金融机构中解放出来。然而,大多数用户仍然被困在了其中,依赖于控制资金的集中交易所。这些平台就像黑匣子一样,容易受到内部操纵、数据泄露和彻底崩溃的影响——就像银行一样,但没有法律保护或监管监督。而且系统并没有崩溃。它完全按照设计运行——只是不利于用户。
但如果加密货币是传统金融的出口,为什么我们仍然依赖中间人来持有我们的资产?如果去中心化是目标,为什么交易活动集中在少数几家交易所,而这些交易所的运作方式就像加密货币本应取代的银行一样——甚至连保障措施都更少?
CEX 模式迫使用户将资金存入由交易所控制的集中资金池。这些资金混合在一起,与敏感的客户数据一起存储,并由单个实体管理。
这使得它们成为黑客的完美目标。问题不在于交易所是否会受到攻击,而是用户下次何时会遭受攻击以及会遭受多少损失。
尽管加密货币领域一直在讨论去中心化,但大多数交易仍然在中心化平台上进行,这些平台的外观和行为都与银行类似——只是没有存款保险、欺诈保护或监督。如果这种模式在传统金融中是不可接受的,那么为什么它在加密货币中如此普遍?
中心化交易所存在的理由一直是它们能够提供流动性——如果没有它们,加密货币市场就会变得效率低下且支离破碎。
但代价是什么?如果交易所倒闭后流动性就消失了,那么流动性就不是真正的流动性;如果少数内部人士控制价格,市场就不会开放。如果用户在最需要资产时无法获得资产,那么所有权就毫无意义。
毕竟,如果你的资金可以被冻结,那还是金融自由吗?如果你的交易所可以抢先交易,那还是开放市场吗?如果你的资产在一夜之间因黑客攻击而消失,那还是真正的所有权吗?
Bybit 的黑客攻击再次提醒我们,加密货币行业最大的参与者受益于中心化,而不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拥有的权力越大,他们就越能决定费用、控制访问权,并从自己的流动性池中获利。
加密货币的下一阶段需要真正的所有权,没有障碍或中介。如果加密货币要生存,它就不能仅仅变得更加去中心化。它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资产、市场和用户的互动方式。
这意味着流动性可以跨链流动,而不是锁定在 CEX 钱包中。这意味着自我托管不会牺牲可用性,因此用户不必在控制和便利之间做出选择。这意味着用户(而不是内部人员)控制价格发现的市场。
目前,该行业陷入了循环。每隔几年,就会有另一个中心化平台崩溃,抹去数十亿美元的用户资金。每次,循环都会重复,因为没有可行的退出系统的方法。如果加密货币要成为传统金融的真正替代品,它就不能依赖同样脆弱的中心化基础设施。
Bybit 黑客事件应该是一个警钟。但它真的会这样吗?
中心化交易所通过困住用户来获利。它们控制流动性,随意设定费用,并在自己的交易平台上充当做市商。只要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我们就会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同样的失败。
答案不是另一个交易所、另一个中心化借贷平台或另一个重新命名的 DeFi 平台,其功能就像它声称要取代的机构一样。答案是构建用户完全不必信任中间人的基础设施。
Crypto has a choice: build an actual exit or stay trapped in the same walled gardens until the next inevitable collapse. Itâs time to start buil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