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层区块链 Taraxa 的联合创始人 Steven Pu 于 2 月 24 日发布了一份报告,强调区块链声称的性能与实际性能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该研究使用 Chainspect 的数据对 22 个网络进行了分析,发现理论每秒交易量 (TPS) 平均比实际结果高出 20 倍。根据研究结果,这种差异源于实验室指标无法在实时主网上保持稳定。
该报告引入了一个新指标:验证节点每花费 1 美元所产生的 TPS(TPS/$),旨在衡量成本效益,而不仅仅是原始速度。在 22 条链中,理论 TPS 平均比观察到的主网性能高 20 倍,只有四个网络实现了两位数的 TPS/$ 比率。
Pu 认为,这表明许多区块链需要昂贵的硬件来实现适中的交易率,这对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的要求提出了挑战。
研究表明:“我们都应该坚持透明、可验证的链上性能指标。”
Pu 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对高 TPS 的关注误导了利益相关者。例如,比特币 (BTC) 和以太坊 (ETH) 优先考虑安全性而不是速度,而较新的区块链则吹嘘很少实现的大数字。TPS/$ 指标可能会改变开发人员评估网络在支付或供应链跟踪等实际用例中的表现。报告指出,
在 100 个区块窗口内观察到的包含网络的最大主网 TPS(tx/s)
值得注意的是,Chainspect 特别排除了可能不公平地夸大此最大 TPS 指标的交易,例如投票交易
Taraxa 是一家专注于审计日志的权益证明第一层平台,它将此事视为一记警钟。斯坦福大学毕业的企业家 Pu 敦促人们要依靠可验证的主网数据,而不是白皮书炒作。
加密货币领域正在努力应对采用障碍。虚高的统计数据可能会扭曲投资和开发决策,尤其是在需要可靠性能的去中心化金融和供应链用例中。Pu 建议,TPS/$ 等成本效益指标可以重新定义区块链可持续性的评估方式,将重点转向提供实际价值的网络,而不仅仅是高理论速度。